【活动回顾】
2024年6月1日,“百年来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的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学术月刊》编辑部、ag官网-ag娱乐城-亚游ag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主办,《现代中文学刊》编辑部、《茅盾研究》编辑部协办。
本次研讨会以“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发展”为主题,重新思考晚清以来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文学语言与人工智能的算法语言、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文学的未来性等相关问题。
【开幕式】
6月1日上午9时,研讨会开幕式在ag官网-ag娱乐城-亚游ag 4330会议室举行。开幕式由ag官网-ag娱乐城-亚游ag 系主任文贵良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曹友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民钢作开幕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曹友谊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向各位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历史和人文传统,期望各位专家通过此次研讨会交流学术、碰撞思想。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代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他介绍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学术月刊》的相关情况,并指出“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发展”这一具有很强的学术生命力的话题成为社联与学界沟通、交流的桥梁,期待以后相关会议的举办。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民钢代表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对各位专家的莅会表示诚挚的欢迎,介绍了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的相关情况,期待聆听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研讨会第一场】
研讨会第一场由《学术月刊》副编审张曦主持。北京大学ag官网 王风教授担任评议嘉宾。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胡范铸教授对晚清官话运动作出细致梳理,并指出晚清白话运动并非只是一场清末民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运动,更是清末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包含语言共同化、文字便捷化、表音字母化、思想精益化、权利平民化的一个系统的中国语现代化、社会制度现代化和思想解放的过程。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泽龙教授对“新诗语言的观念与研究方法”这一话题作出阐释,他指出新诗语言是言之有物的语言,拥有自然真实的现代品格、言意协调的语言机制、言文合一的语言形态。同时,他表示新诗语言研究的方法包含:立足现代语言观念、突出诗歌文本特征、从交叉性学科中探究语言研究新问题、将社会学、传播学外部与新诗语言、新诗内在本体问题相结合、建立基本理论研究与诗歌历史变迁的诗歌语言研究等。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谭桂林教授以“现代佛教文学思想中的‘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之争”话题切入本次论题,他在梳理“不立文字”和“不离文字”争论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指出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的转变推进了佛教语言观念的变革、对保存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他还强调现代佛教文学思想中的语言观念变革促进了佛教典籍的“今译”与“外译”。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吴俊教授提出“译述”的概念,以“译述”切入到语言、文体、文本的生产性讨论中。首先,他解析“译”“述”两个词的相关含义,“译”为引申、假借之意;“述”为转述、述而不作等含义。其次,他以解析“译述”概念为牵引,指出晚清民初士人们将原本“不作”的述改易成具有“创造性”的述,借“译”而“自作”,从而以“译述”建立与古代知识分子不同的方法论与世界观。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清华教授分析“新诗语言的成长与传统维度的消长”这一具体问题,他指出新诗最初的语言起点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和中国传统诗歌的语言不一样,它是一种全新的语言。与此同时,在新诗语言的成长过程中,它和传统语言影响有所关联,有不断地返回古典诗歌语言的倾向,因而形成了“成长”与“消长”两种模式。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高玉教授以“用典”为分析对象,他指出中国古代用典归属于文论范畴,而经由胡适等人现代学人的讨论,逐渐将用典化入到语言学范畴中。在对现代作家用典情况的梳理与考察中,他强调用典不仅具有修辞学的意义,更有逻辑论证的力量,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表达。
复旦大学ag官网 郜元宝教授以《从“区区一小草”到“吾诚弱草”—〈天演论〉与〈野草〉得名之“外典”》为题呼应了“用典”问题的讨论,以《野草》中的“野草”题辞来厘清鲁迅的用典来源,进而考察鲁迅的词汇选择与思想来源等问题。从《天演论》与《野草》题辞之间的互文关系,他强调文学研究如果真正深入到语词层面,还得要紧紧抓住和作家思想特别有关的关键性语词诞生现象,以词语的痕迹挖掘作家思想的痕迹。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周新民教授在基于对“十七年”短篇小说的考察中,强调篇小说的体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短篇小说语言上的特点,提出小说语言研究要与小说文体有关理论相结合,在文体意识下,具体分析文体视域下语言的具体实践。
《南方文坛》副编审曾攀指出如今很多的语言实验促使作家、评论家、学者重新反思文学地方性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文学新样态和新思潮等问题。在语言实验的命题下,方言写作、科幻写作、甚至是智能写作均可以纳入当代写作考虑的范畴中。对于AI写作这种已经具有系统性、生成功能的写作,他指出AI写作已经成为现有写作的参照,并且能够给我们现在的语言提供一种新的养料和资源,提供新的想象和可能。
在评议环节中,北京大学ag官网 王风教授对发言者的报告作出点评。王风老师指出在晚清拼音化运动中,言文合一和语言统一成为其核心主张,而其中的章太炎方案成为晚清语言运动重要成果之一。在对新诗语言问题的关注上,他强调关注新诗语言的多维性因素以及复杂的生成性结果。在用典问题的讨论上,他补充陈独秀与胡适的“不用典”观念并不相同,而对于鲁迅《野草》与严复的《天演论》关联问题上,他认同“用典”成为严、鲁二人之间的重要问题。对于“十七年”短篇小说与方言文学、AI写作等问题,他指出背后的文学形态及其对语言的影响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对象。
【研讨会第二场】
研讨会第二场由《新华文摘》编审陈汉萍主持。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高玉教授担任评议嘉宾。
北京大学ag官网 王风教授指出当下文学史中关于文学革命的叙述比较单一化,而这种叙述实际上是受胡适后来的叙述所控制的。他从文体、语言、思想革命等方面回溯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与天才们的众声絮语。
《学术月刊》副编审张曦讨论了1949年之后的张爱玲写作问题,她将后期张爱玲的写作界定为“从华彩到枯淡”,其间涉及到张爱玲的生命历程、语言风格、修辞选择、文体考量等问题。
南京大学文学院李章斌教授将叶维廉《中国现代诗的语言问题》作为切入点,具体分析现代汉诗中的虚词问题、时态与时间问题、人称代词与视镜问题。他指出叶维廉的观察与判断虽有偏颇之处,但是其比较诗学方法本身却可以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古今诗歌语言细节与运作方式的差异等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咸立强教授将“平等”作为文学汉语现代性想象的一个视角,延伸出翻译变形中的语言平等、自然单位语中的语言平等、称谓语中的语言平等多重面向,进而以语言平等问题突入文学汉语的实践过程,重思文学汉语的现代性想象。
山东大学文学院胡友峰教授在具体分析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以及大型语言处理模型(LLM)实践下,提出如何面对文科知识生产挑战、文科应试教育挑战、文科人才就业挑战、文科教育伦理挑战等四大挑战,进而提出全面提升专业文科学生的技能、强调文科素质教育与人生意义、文科教育变革应对GAI挑战等建议。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贺副教授介绍了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情况,以“公园里的各种味道”为具体案例,分析人工智能写作的模式。他指出利用机器进行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不能取代人类创作,我们应该从人文学视角对数字技术、方法及其相关问题对此进行批判性思考。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杨果副教授首先介绍从AI到GAI的人工智能文学书写全新迭代,在此迭代下,人工智能文学书写不断地完成革新语言审美性、陌生化的任务,并且涌现出更多的语言新风格可能。他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已经不可逆转,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工具,是助手,是对手,但不是杀手。
在评议环节中,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高玉教授对发言者的报告作出点评。他表示各位学者所关注的语言问题呈现出多维的面向,既涉及晚清至五四期间的语言生成与变革问题,也包含最新的从AI到GAI的人工智能文学书写。其间关于人工智能文学书写等话题,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研讨会第三场】
研讨会第三场由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周新民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文学院李章斌教授担任评议嘉宾。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执行主编颜同林以普通话写作与文学语言的当代转型为主题,提出普通话写作和当代文学的发生与确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普通话写作的发生、编辑对于作家语言的修订等方面,具体考察当代文学语言转型中的普通话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彭春凌教授关注在中国最初表述用进废退原理的语汇,通过由英文到中文创制的新名词、引介到中文的日译汉字词,或者转换使用的中文旧语汇,来观察中国思想界早期对斯宾塞和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及种群竞争论述的理解。
ag官网-ag娱乐城-亚游ag 凤媛教授将“科学与语言相遇”作为主题,牵引出晚清士人如何翻译科学词汇、科学书籍等问题,这也形成了以“语言”为桥梁,“科学”“宗教”“语言”的多维互动情形,直接影响了国人对西方世界知识和经验的想象。
青岛大学文学院韩琛教授以世界语为媒介,分析国语运动的语言世界主义脉络,讨论中华民族主义的世界主义精神,试图应对的核心问题从“何以中国”变为“何以世界”?从“我们是谁”变成“要和他们和平、自由而真实地生活在一起的我们是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编审马勤勤以1914年前后,《清季宫闱秘史》、《清宫二年记》两种中译本为具体考察对象,分析两个译本中的不同之处,进而还原德龄原本的写作样态。基于此,她发出如何看待这类突破“国籍”或“语言”限制的文学?又该如何调整现有的文学史框架,来安放这些异质的边缘的作家等文学史书写问题。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欧阳月姣集中讨论在日据初期台湾国语教育中文体的问题,以东亚为视域,联系汉字、汉文等概念介入台湾的语言问题中,借此与大陆的国语运动研究形成对话。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所刘云副教授指出传教士将文言比作“僵死的拉丁文”、各地方言看作是“欧洲宗教改革后兴起的各国语言”。这一思潮直接孕育了以广东方言联合译本为代表的诸多新式方言译本,方言文体的雅驯化、标准化也随之成为该时期广受关注的命题。这一系列的努力,最终指向的是使方言书面语成为一种与官话类似的“独立的文学体裁”,进而“创造口语的文学”。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房栋副教授指出古文今译调动了新文学家翻译过程对文学传统的反思,激活了翻译主体对历史与民间文学资源的创造性利用,从而别开生面地打开了锤炼新文学语言、大众语、方言、国语的另一种可能。
在评议环节中,南京大学文学院李章斌教授对发言者的报告作出点评。他表示本场研讨会基本上是围绕现代汉语如何诞生、成型等问题展开的,以普通话、翻译、跨语际写作、台湾国文教育、古文今译等话题进入相关的语言问题之中,这也激发了他研究现代新诗中翻译语言问题的兴趣。
【研讨会第四场 青年学者专场】
研讨会第四场由北京大学ag官网 王风教授担任引言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曹晓华表示清末民初女子修身教材的内容具有二重性,既包含了中国“女教”传统和舶来“德育”观念互相影响的线索,又不乏近代文白转型背景下指向女性自主表达和语言思维训练的课堂操演。
上海市作家协会研究室评论员胡笛以“民初教育中的语体文欧化实践”为话题,具体分析语体文欧化的变动情况,以新式标点、词汇、句法、语法、修辞等诸多方面呈现语言文字的传播过程,以及学生们的接受使用过程。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娇娇以1944年西战团在延安的戏剧展演为中心,通过考察《慰劳》《纺棉花》《把眼光放远点》等文本的展演、改编情况,旨在勾勒晋察冀戏剧与“对敌政治攻势”“大生产运动”“大扫荡”等特定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ag官网-ag娱乐城-亚游ag 博士研究生刘妍指出新字典编修在1930年代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知识普及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新字典编修理念和体例的变革也为汉字的数字化、技术化和规范化发展打下了基础,为汉字在打字机、计算机等技术革命中获取新的生命力作好了铺垫。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钱江涵讲师通过对紫砂壶题咏的文本细读,分析明清文人的书写策略,阐发宜兴紫砂陶的美学内涵,并从书写动力的角度探析明清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唐诗诗指出作为民间的口语韵文,歌谣在国语运动的浪潮中被发现了。与以韵书为押韵标准的书面韵文不同的是,歌谣以口语的节奏和声音为音乐性的基础,不仅为新诗音乐形式作了范例,也与新诗音乐理论产生了学理上的呼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芳提出一种作为建立或揭破语言文字与社会文化现实复杂关联的路径,即“词的文化史”。在“词的文化史”考察下,她将美文、杂文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以1920年与1930年中的美文、杂文的不同倾向反思“词的文化史”。
复旦大学中文博士研究生王丹以乐嗣炳为具体论述对象,分析乐嗣炳的平民教育、大众语观念、民俗以及歌谣研究等问题,探究个人在历史浪潮中的语言探索问题。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海晗讲师指出五四时期,鲁迅与周作人怀揣着思想革命的愿景介入到文学革命中,这使得他们的文学语言观念在各自内部区分的基础之上表现出“以汉语思想”的合力性。
ag官网-ag娱乐城-亚游ag 博士研究生熊静娴以《电世界》这部晚清最重要的电学幻想小说为研究对象,考察西来的电学知识如何影响到了其文本内部知识话语的建构,同时探究小说中这种“作为方法的电”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成为一种具备现代性特征的科学观。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赵凡讲师以1914年1月之际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为中心,考察此刻胡适的“文学革命”中的文体问题和语言问题。他指出1914年的文学革命为他后面奠定了基础,但又有不同,1914年的认识激发着我们对胡适文学革命方案的再理解。
【闭幕式】
四场研讨会结束后,闭幕式于人文楼4330教室举行,由ag官网-ag娱乐城-亚游ag 系主任文贵良教授担任主持并发表致辞。
ag官网-ag娱乐城-亚游ag 系主任文贵良教授首先对各位与会学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指出,研讨会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非常紧凑,有三十余位学者发言,讨论的问题丰富而有深度。有涉及到现代文学语言的本体问题,如译述、用典等;有涉及现代文学语言与文体的关系,如新诗语言观念与发展、语言与小说关系等;有涉及到新文学发展主流的辅助发展与推动,如现代佛教的语言文字观、基督教圣经翻译对语言文字的影响;有涉及方言与普通话写作的问题;有涉及人工智能写作与文学语言的关系问题;其余如台湾语言文字问题、字典编修、国语教育、语体文欧化、科学术语的确定、科幻小说等,都有讨论。他相信,通过此次会议,参会的学者将写出更好的文章,能有力推动关于语言变革与文学发展的研究。最后,他衷心感谢《学术月刊》编辑部、ag官网-ag娱乐城-亚游ag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大力支持。
至此,“百年来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的发展”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